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日本的受害者影像为什么总在规避我们的伤痕?
在影视的棱镜中,战争的记忆截然不同。中国抗战题材在尝试再现真实历史图景时,日本战争片却在偷偷“漂白”。从《日本最长的一天》对“终战”而非战败的悲情渲染,到《永远的0》对特攻队员的浪漫化描写,这些作品的叙事正将侵略历史转化为民族“受难史”。这种偏差不仅折射出历史
在影视的棱镜中,战争的记忆截然不同。中国抗战题材在尝试再现真实历史图景时,日本战争片却在偷偷“漂白”。从《日本最长的一天》对“终战”而非战败的悲情渲染,到《永远的0》对特攻队员的浪漫化描写,这些作品的叙事正将侵略历史转化为民族“受难史”。这种偏差不仅折射出历史
我们总是非常期待邪恶付出代价,但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并不都会付出代价,有时候,邪恶的力量甚至会战胜惩戒邪恶的力量,最终,邪恶逍遥法外,甚至迎来美好的结局。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在于邪恶本身更加没有底线,当一种力量可以抛开一切而存在的时候,那么自然是处于一
今年夏天,多部战争题材的日本电影在该国上映或重映。不过,这些影片都着力描述日本在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极力展现日本“受害者”形象,却对其发动侵略战争并给亚洲多国造成重大损失的历史罪行鲜有提及。
编者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在中国暑期档热映,同在这个夏天,多部战争题材的日本电影也在该国上映或重映。不过,这些影片都着力描述日本在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极力展现日本“受害者”形象,却对其发动侵
编者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在中国暑期档热映,同在这个夏天,多部战争题材的日本电影也在该国上映或重映。不过,这些影片都着力描述日本在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极力展现日本“受害者”形象,却对其发动侵